安徽文化网,中国文化艺术网安徽站!
首页 > 文化 > 正文

永不消逝的1984

时间:2019-01-24 来 源:互联网

今天是乔治·奥威尔的69年忌辰。

1948年,45岁的奥威尔写成了《一九八四》,次年,《一九八四》出版。而在书稿出版后不久的1950年1月21日,奥威尔因肺结核去世于伦敦大学医院。

这个留下了许多精准到可怕的预言的作家并没有来得及看到,那些他所虚构的内容,到底有多少成为了现实。

在《一九八四》出版之后,奥威尔在给朋友的信中曾提到过他撰写这本书的初衷:

我并不相信我在书中所描述的社会必定会到来,但是,我相信某些与其相似的事情可能会发生。

我还相信,极权主义思想已经在每一个地方的知识分子心中扎下了根,我试图从这些极权主义思想出发,通过逻辑推理,引出其发展下去的必然结果。

的确,奥威尔留下的不只是预言,更是一种警醒的思考方式。

他在小说中创造的“老大哥”、“新话”、“双重思想”等词汇,皆已收入英语词典;而由他的名字衍生出的“奥威尔主义”、“奥威尔式的”等新词,甚至成为日常通用语汇。

就让我们再来复习一下道长在《一千零一夜》里面对于《一九八四》的解读,看乔治·奥威尔和他的作品是如何超脱出文学的范畴,影响着我们现在的社会。

1.

专门说谎的真理部

这本小说写完的时候是1948年,当时我们的作者乔治·奥威尔,他把“1948”写完这一年两个尾数一颠倒,就变成“1984”。

他在想象一个未来世界,那个世界在经历了一场核子大战之后,整个世界上面变成一片废墟,慢慢地就只剩下三大国家了。

这三大国天天没事就打仗,永远处在战争状态。他们争的还不是什么资源,或者意识形态,而是为了打仗而打仗,打仗能够激起国民的爱国主义情绪,然后仇恨外国,这有利于他们自己的统治。

而他们的统治方法几乎是一模一样的:都是由一个党非常独裁,控制整个国家。以书里写的大洋邦来讲,这个党从上而下给全国人民洗脑,让大家听话。

它甚至不惜去捏造新闻篡改历史,还天天监视着国民,动不动就用“思想罪”的罪名把你抓起来,然后消失掉,蒸发掉。

书里的主角叫温斯顿,他在大洋邦里面一个很重要的部门工作,这个部门叫做真理部。

这个真理部平常干的事,与其说是宣扬真理,其实是一个不断说谎的部门。它会篡改过去的历史,天天就给人民洗脑,也会做一些电影、娱乐、小说娱乐大众,让大众麻木在一些非常低俗的娱乐之中。他们甚至还会出流行歌曲,都是用机器编出来的,让大家乐一乐就完了。

温斯顿的工作就是修改新闻,比如说老大哥今天宣布某某某是叛徒,是内奸,要清算。但是回看过去,可能上个月的报纸他还是老大哥的亲密战友,站在他的左右边。

而温斯顿则要负责把这个老报纸修改一遍。后来的人再看回过去老报纸就会发现,原来今天被清算的那个叛徒,从头到尾都是叛徒,从来不是我们党的核心人员,从来不是老大哥的亲密战友。

我们人类的理智和思想里面很重要的一面,就是要认知事实、认知现实,对现实有所把握,这一面已经被书里的真理部给废掉。

而同时真理部还要废掉人类认知能力的另一面,就是想象力。

真理部,他管着大家看什么电影、什么电视,管大家娱乐、管大家的小说,就是要控制你的想象力。想象力是要让我们看到现实的时候,去想象不同的可能性。

但是真理部要控制这种想象力,不要你去想象,不要你去想一个比现在所在的这个环境不一样的,或者更好的东西。

你失去了这种想象力,你就完全成为现实的奴隶。而现实又是被它修改跟控制的,所以你就是它的奴隶了。

2.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这本书当年在共产主义阵营内是本禁书的时代,在东欧苏联地下就偷偷有人影印流传,很多人看了之后非常惊讶,为什么乔治·奥威尔,一个1949年死了的英国作家,他那么懂我们呢?

他里面写的东西真是入木三分,完全跟我们在体制里面所经历的很相似,他怎么知道呢?这就要说回乔治·奥威尔的经历。

像是乔治·奥威尔这么一个人,他有很多东西在今天看来不是太好,比如说他歧视犹太人,歧视同性恋,但是另一方面,他又最讨厌别人对低下阶层的老百姓有偏见,对工人阶层、对无产阶级有偏见,那是为什么?因为他的童年经历。

他在印度出生,父母都是属于中产阶级的中下层人物,他小时候其实生活环境不是太好,他考不上牛津跟剑桥,主要是因为没钱。

他有好长一段时间在英国、法国巴黎的一些贫民区域里面混。当过洗碗工、码头工人,教过书,流浪很多年,所以他从来对低下阶层有同情,他才会投身左翼运动,才会去参加西班牙内战。

他骨子里是一个社会主义者。所以反映在这本小说里面,我们同样看得到这种情结。

冷战前,他认为所谓的“苏式共产主义”要成为未来全世界主流的意识形态,但在那种很可怕的极权社会底下,其实那些低下阶层的老百姓是不受掌控的。

思想警察并不是盯着所有人,大部分的人民百姓,过得相对自由一些、宽松一些,能喝酒、能听听音乐、看看黄色小说、能够赌点小钱、能够买彩券,虽然生活还是很贫困。

奥威尔对他们寄予厚望,他认为底下阶层的社会群众,家庭是正常的,有的是人性。

但可惜的是,他们想事想不大,因为受愚民政策的统导,他们从来不会联想到我们所生活的这个国家、这个体制有什么问题。

他们生活上要是遇到不如意,比如说物资不够、穷困,他们就只是哀叹一下。

比如说做饭的锅子都不够了,他不会去问,为什么一个自称是优秀的、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国家,连老百姓的锅子都要拿呢?都供给不足呢?

他们不会问大的问题,他们关心的是小问题,那我上哪去弄一个锅子回来吧。他们还关心的,书里写的每个礼拜彩券开奖,那是整个老百姓们最关心的一件大事。

同时他们在性生活上也比较自由,《一九八四》这本小说里性占了一个很重要的角色。我们的主角温斯顿跟他的女朋友裘莉亚,就是从一种性爱的自由解放开始来走上了反叛的道路的。

温斯顿形容他的女朋友裘莉亚,说她是一个“只有下半身是叛徒的人”。你虽然追求性上面的解放,但大脑上不追求解放。

裘莉亚是什么样的人呢?她是一个不相信党说的话,但每次集会上面都热烈鼓掌,领导出来欢呼喊叫的人,虽然私底下她完全不信这一套。

你说她是不是想反抗这个制度?她也不想,她只是觉得,最重要的是我今天活得爽不爽,我快乐了没有。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讲,她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她懂得钻空子,她懂得这个制度的缺陷,她不会反对这个制度,她不会从根本上怀疑这个制度,她甚至不认为各种的怀疑,乃至于真理有什么意义。

她不追求更大的价值,她追求的是我今天快乐不快乐,我的后代怎么样。历史怎么样、整体怎么样,那一点都不重要,跟我无关。

3.

自私和以集体为重,是一个铜板的两面

我们主角温斯顿曾经在日记中记下一段他看的电影片段:

有一个母亲她坐在一个难民的小艇上面,然后我方的军队直升机,对着她扔炸药开机枪,她护着她的儿子,她明明知道自己的血肉之躯保护不了儿子,但那是一个妈妈的本能。

终于这个妈妈,跟着她的小孩,一起沉没在大海之中……这样的一个令人哀痛的场景,居然所有观众看得十分高兴。

这样一个片段,贯穿《一九八四》整部小说,它是温斯顿摆脱不去的一个梦魇。他连做梦都会想起,那位母亲护着孩子的姿态,而这样的姿态,应该让我们任何一个正常人都会发起一种由衷的怜悯跟同情。

但是在《一九八四》的世界里,这种同情心不见了,小孩被教育成只听党的话,随时预备密告、揭发、出卖自己最亲的人。

有一个名叫 Martha Nussbaum 的学者说,《一九八四》的世界最恐怖的地方是,那是一个不再有同情心的世界

我们如果读发展心理学的话会知道,小孩很小的时候,他的世界只有他自己,他是一个天然自恋的人。对小孩来讲,旁人是被他利用的工具,而他只在乎他自己。

但是当一个小孩逐渐成长,在跟其他人相处的时候,他慢慢意识到其他人的存在。他就了解到,其他人也跟我一样是人,不只是一个工具而已,慢慢地他还会感觉到,其他人笑,我也会高兴;看到其他人哭我也会觉得悲戚。再进而广之,他的整个人格才逐渐发展起来,健全起来。

我们过去儒家讲,先从家庭里面培育一个人的基础情感,然后慢慢让他变成一个胸怀天下的人,这才是一个正常合理的人格发展。

但是《一九八四》的世界,一个人的整个发展阶段,几乎是从孩童时代开始就被抽离掉了。所以他一辈子,都是小孩,都是自恋的一个人。

这种人我们今天还会碰到:我不高兴,我就揍人,动不动就要发怒,上飞机打空姐,在地上打清洁工,在餐厅里面打服务生……

这种暴躁易怒的人格,因为他始终是一个婴儿。这种人他取消掉了自我,反而很容易投进一个特别大的、虚空的、抽象的概念里面,这对国家来讲是最好的,这种人很容易去爱上一个抽象的集体,同时当国家需要鼓动他们的情绪,又很容易就被煽动起来。

有很多人分析过法西斯心理学,为什么那些人看到希特勒就痛哭流涕,激动得不行了?那是因为他们在那一瞬间,把自己都消失掉了,或者说那种消失是透过自我的无限放大才消失的。

一个人只懂得一切为自己着想,与同样的一个人,一切都想着是要为了集体的福利而出发,这其实都是一个铜板的两面,都是一种孩童自恋心理的呈现。

4.

关于老大哥的预言实现了吗?

1984年的时候,并没有发生书中所预言的这一切。很多人很乐观地说,这本预言小说伟大的地方,是它阻止了它所预言的世界出现。

正因为这本书的受欢迎,很多西方读者深受警惕,觉得不能够被这么一个老大哥监控我们的隐私,归管我们的思想,到今天,人们还常常引述这本书来防止政府作恶,去压制他们。

但是另一方面我却要说,从某个角度来讲,《一九八四》的预言,已经成功了。只不过那个老大哥,并不是一个极权的政府或政党,而就是我们每一个人。

各位,你想想看,我们今天的生活,每个人手上都有手机。我们在拍《一千零一夜》的时候,很多路人都拿手机出来拍,我们都喜欢在网上跟大家分享,在朋友圈里面告诉大家,我到了哪儿要打卡……

我们等于不用老大哥监视我们,不用他来侵犯我们的隐私,我们主动曝露自己隐私,而且是兴高采烈地曝露。我们每一个人集体地去窥看每一个人的隐私,这就是我们这个年代。

转载:请微信后台回复“转载”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电子邮箱: contact@tv56.com.cn 安徽文化网中国民族文化艺术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 版权所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文化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安徽文化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16 tv56.com.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