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文化网,中国文化艺术网安徽站!
首页 > 教育 > 正文

空天创客:如何让一个孩子自觉学习

时间:2020-03-27 来 源:互联网

今天我和一个朋友闲聊的时候,她问了我一个问题:“怎么能让孩子在家能够自觉的学习,而不是那么闹腾?”想必现在家长们更加迫切的想解决这个问题。尤其是最近长时间在家上网课学习,让很多家长都被神兽逼疯了吧。下面这个场景是其真实的写照--孩子的妈妈在辅导孩子时候大喊大叫,好像在吵架。这时候父亲说你应该有耐心。这个妈妈就喊着:“你有耐心你来辅导啊。”爸爸辅导了一会儿之也变得歇斯底里。

百度热搜

有句话说的好,孩子的问题其实都是家长的问题。家长是不是顿时觉得自己掉进了自己挖的坑里呢?这件事情可以从两方面去说:首先从家长的角度来说,我们教育孩子的时候会不自觉的犯一个错误。这个错误就是家长潜意识认为孩子:“你应该知道,你怎么连这个都不知道呢?!”

我们作为父母已经经历过从小孩到大人这样一个学习的过程,在我们的意识里已经将很多知识认为理所应当知道的。但是我们的孩子并没有经历这样一个过程,他们对于这个世界是陌生的,孩子们也是在探索中不断的学习,探索自然就会犯错,而我们很多的父母见不得孩子犯错,才会训斥孩子。小孩子们都是很缺乏安全感的,他们安全感都是来自于他们的父母。父母在教育的过程中,发现孩子做得很慢,一生气就会把孩子吓到,孩子就会不知所措。孩子的这个状态反而让父母感觉孩子并不喜欢学习(其实是孩子没有给出家长想要的反馈),就会更加生气。当这样的辅导经历过很多次之后,孩子就会害怕你,那么你辅导他的时候,孩子就会如坐针毡,感觉像上刑场一样。试问在这样的环境下,他怎么还能学得下去呢。

其次,从孩子角度来说,每一个孩子都有自主学习的诉求,好奇心就是学习的动力。而我们很多家长并没有寻求到更合适的方式来引导孩子,反而在不断要求孩子好好学习或在各种补习班的压力下,把孩子好奇心磨掉了,让他们变成“乖孩子”,“别人家的孩子”。

孩子们到底有没有自学的能力呢?其实是有的,还很强大。我们可以回想一下一个小孩子从出生到他会走,我们会歇斯底里地教他怎么走吗?你会发现一个孩子一岁的时候,他自然就会走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自己模仿学习,而且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只需要不断地鼓励和看着他少摔点跤而已。

我们也不鼓励家长对孩子完全的放任自由成长。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和喜好,他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没有不犯错误的人,家长要做的是对孩子保持尊重,不要替孩子做决定或者命令孩子做什么(这个太难了,哈哈)。我们可以把一个孩子比作一个花盆里的景观树,先让他们自由的探索周围的世界,在孩子犯错时带他分析自己做过的事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什么样后果,让孩子自己剪掉杂乱的枝丫,自己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空天创客最能“惹事儿”

说了这么多道理,具体有什么好的方法呢?给大家分享下我平时在学校上航天素质课的经历吧。2016年我公司-空天创客和北京市八一学校还有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一起组织了一个活动。这个活动就是带着高中学生做科普小卫星发上天。一个班41个学生,5人一组,一共8个小组,其中有一个学生L给我的印象特别深,这个孩子是他们队伍里面最能惹事的一个。什么叫最能惹事儿呢?他们组当时已经把我所要求的课程任务完成了,但是小L说我还想加个无线控制的功能,这个功能他可以搞定。这时候他们小组的其他同学们对他表现出很大的包容,说同意一起试试看。“试试”两个字,结果就让他们组每次都搞到晚上十点多,每次比别人多花四个小时的时间来完成这个任务。但付出的时间有巨大的回报,在成果汇报时,他们小组当之无愧的拿下第一,后来被选为当面给国家领导汇报并演示成果的小组,小L也从此与软件结缘。经过他的努力,现在就读于中国传媒大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现在正在申请出国留学。这个小组同组的另外一个Z,他当时参与到这个项目活动中来的时候,前半年时间,都跟小组成员耗在了做卫星这件事上了,家长也挺担心的,说人家其他学生都去补课补习的,你这天天的“不务正业”,成绩可怎么整?!他们班与这位家长有同样担心的,应该不在少数。半年后,Z的成绩,从年级的40多名,一下子蹦到了年级前三,并且一直保持到他毕业,最后以年级第一的成绩,被清华大学择优录取。用Z自己的话说:“我好像突然打通了任督二脉,学科之间学通了。”

家长们不妨学学这位同学的队友,对于我们的孩子展现出足够的包容与陪伴。如果孩子想做什么我们可以去陪伴和支持,不要着急去评判,跟孩子一起试试,留意过程中的美好和不足。他们会带给你相当大的惊喜。

这个方法是不是具有普适性呢?我们接着做了以下研究。在这个活动过程中,我们确立了一批中学生非常感兴趣的航天教育主题课程:主要有:卫星工程、月球探测器和运载火箭三大系列课程。举其中一个例子吧,卫星发射上天之后我们就要用这个卫星完成拍照任务,但地面站只有一个,怎么能让更多的同学一块玩呢?我们就设计了《遥感卫星应用》这门课,课程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利用身边的木条和铜条做一个能够接收在轨卫星信号的天线,通过它接收气象卫星的信号并解析出一张清晰的云图。学生们对这门课的第一感觉就是很神奇,紧接着就会问我怎么样才能得到跟您这个一样清晰的气象云图?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孩子们就自然而然地去研究这个东西,我们给他准备了一些他们能看得懂的资料,带他们把任务进行分解,学生们就会主动的把任务完成。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会碰到很多的问题,如何有效提问,获得老师的帮助,也是他们在这个过程中自动学到的。孩子完成了任务有了成就感。成就感促使他们更深入的去探索,甚至自己提问自己回答。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树立了信心,也对科技产生了兴趣。

再举个我课上的例子,学生们将他们的天线组装完毕之后,第一次收的图不是特别好,有一个小组跑过来问我,他们是不是可以把这套设备拿回家,要在家里练习接收信号。我同意了,说只要用完拿回来就行。我没想到的是这几个同学确实收到了一张云图,当他们把图晒到群里的时候大家立马就沸腾了,同学们都表示他们也想试试。几轮竞争下来最后的结果还是这个组收到的云图效果最好。我也给了他们小组满分。

由于遥感卫星应用这门课的反响挺好,我们就把课程内容难度降低,引入到了初中和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学习群里沸腾的故事也在不断上演。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这个课程推到了南京的一个高职学校里,这个班里的学生给我的震撼还是挺大的。其中有些孩子虽然学得不快,他们愿意坚持去做。接收卫星云图,听起来多么简单的事情,事实上需要用到物理的圆周运动、卫星系统组成、软件操作和卫星通信等知识。通过不断学习,经过多次的努力尝试,他们最后终于收到了一张幅宽很大又很清晰的云图。这让他们成就感爆棚,学习兴趣极其高涨。

从这几年来我们的航天素质课程实施的各个地方和学生群体来看,无论是北上广一线城市还是二线,三线甚至边远地区的学生们;无论是名校拔尖人才还是通学校的学生,他们都可以通过这种方法快乐主动的学习。

人的一生就是体验,留下的是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形成世界观和价值观。每一个孩子从出生开始就对这个世界产生了好奇,想要去了解这个世界。我们家长所要做的就是给孩子创造各种机会陪伴他去体验和感悟这个世界,形成孩子自己的独立人格。陪着孩子找到兴趣并沿着兴趣的方向不断前行,兴趣是最好的学习动力,家长的鼓励和支持是最好的燃料。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电子邮箱: contact@tv56.com.cn 安徽文化网中国民族文化艺术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 版权所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文化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安徽文化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16 tv56.com.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